中国有着浩瀚久远的农耕历史,在农业文明滋养中繁衍生息的人民群众迸发出无穷的智慧,也让淳朴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从古至今,农村流传着许多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人文轶事。特色化的生活习俗、审美观感、人际关系更深远影响着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蜕变。20 世纪以来,中国的戏剧剧本编撰从萌发逐渐步入成熟,在面世的作品名录中,农村题材作品的数量占据着极为庞大的比例,所涉及的题材类型也丰富多彩。在新时代创作风潮的引领下,农村题材戏剧形成了全面的推陈出新,找到了与以往不同的路径方向。
长久以来,农村题材戏剧的一个重点编撰方向便是由贫富差距形成的对立,进而产生不对等的社会矛盾。因此,如何通过改革引导农民摆脱贫穷,走上富裕的道路是现当代创作中一个长期的话题。但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农村面貌已然旧貌换新颜,今天的农民也不可与过去同日而语。题材戏剧需要推陈出新,不能固守几十年前的思维,必须深入农村实地采风考察,切身感受今天农村在致富过程中新的矛盾节点。也需要透过现象,看到今天农民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在重新观察过后,剧作家们如梦方醒。今天的农村在改革过程中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自变,其间所经历的种种经验、教训、困惑、纠结,以及面对突如其来的财富时不同人表现出的淡定、贪婪、疯狂、怯懦,均形成大小不一的社会矛盾体,其中的百般滋味恰如一个个活生生的精彩剧本。在抛弃以往二元对立的“形式主义”和“经验主义”后,眼前的农村题材剧本编撰拥有一片美好的“现实主义”世外桃源。
剧作家陈彦敏于1990年创作的眉户现代戏《九岩风》,讲述了村支书潘月明抵制矿主,卧薪尝胆扶植栽培新人大学生木秀林,带领村民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开拓新路,最终使乡村走上致富之路。作品中虽涉及正反角色,但与以往作品题材最为重要的区别在于:剧本不再一味渲染村民的孱弱和无知,而是以现实主义的精神揭示改革过程中村民的觉醒、求索、抵抗、坚韧。新题材允许弱势一方犯错,并详实记录了知错改错的过程,这样的戏剧创作精神如一股清流,令人耳目一新。
无独有偶,唐建华创作的彩调剧手稿《凉水井》也有类似的戏剧特色。桂北山区的村主任为求致富,带领村民种植金橘,由于市场供求信息出现差错,导致丰收的金橘没有销路,全体村民与村主任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外地经商的村主任儿子为挽回父亲形象,帮忙寻找销路,却将自己拖入泥潭。几经挫折之后,局面渐渐打开,村主任儿子在摸索中发现了金橘产业的重大商机,卖掉了城里的公司,回乡带领群众重新创业。这一剧本彰显了苦尽甘来、破茧成蝶的戏剧内涵。现实意味浓烈的戏剧情节对改革重新定义:改革不是战胜保守或黑恶势力就能成功的,而是在一次次挫折和失败中顽强求生,最终才能柳暗花明。这部作品体现了农村群众对贫困生活的挑战,也是对自我的挑战。
新农村题材戏剧剧本编撰所呈现出的改革主题是复杂的矛盾综合体,它将改革的过程无限放大,让观众清楚看到其间发生的各种思想和行为羁绊。深刻的文化反思洞察改革过程中最为根本的思维、意识、习惯等因素造成的现实困惑。
这些创作题材共同的特质在于:在农村改革建设过程中,一些农村人的道德品质被城市社会风气中的有害思想毒瘤侵染,误入歧途的农村人无法坚守传统道德品质,因此饱受身心伤害,最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类农村题材戏剧作品中,没有大开大合的改革浪潮,也没有对英雄人物的歌功颂德,而是用平实的语言和客观的观察,对新社会环境中农村群众的心态变化和道德标准进行深刻的反思。作品在竭力讽刺和批判的同时,也起到了良好的警示教育作用,发人深省。
一起到几幢几零几,夜里,小区静悄悄的,楼道也静悄悄的,他们到了那家门口,不敢有大的动静,先是轻轻地按了按门铃,门铃在里边唱了起来,是经典的《致爱丽丝》曲子,响了几遍,一直等曲子停了,里边也没有动静,没有人应门。又按了一遍,还是如此。只得敲门了,敲了几下,没有人开门,倒是对面的人家有了动静,但没有开门,也没有开灯,估计是在门镜里朝外看呢。果然的,看了一会儿,对面的门开了,一个妇女穿着睡衣,虽然睡意蒙眬,目光却很凌厉,警觉地盯着他们。
1.2.3 术后护理 ①切口护理:首先及时更换切口敷料,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其次观察患者切口是否出现红肿、渗液、渗血症状;换药过程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合理控制血糖的情况下,要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②营养支持:术后6 h即可进食清淡流食,排气恢复后逐渐恢复饮食,术后需加强蛋白质补充,但要控制糖分摄入,并每日定时监测血糖。
个人层面主要是针对具有个案特征的戏剧故事,深刻表达个人道德观、价值观和情感观的新时期变化,并以小见大形成启发。比如:曹宪成创作的《民以食为天》讲的是农村妇女姚赛花等人不甘在农村过平凡的生活,向往城市的灯红酒绿。出走之后才发现都市生活的无法驾驭,经历了欺骗、虐待、羞辱之后,身心俱疲地回到农村,选择了重新回归家庭。类似的故事也出现在《二月天》和《啊!乔老板》等作品中。
社会层面主要关注的是社会焦点问题,体现农村文化与城市文明碰撞中出现的共性症结。房纯如和杨舒慧创作的《富有的女人》描述了宝山村改革精英何凤英在致富道路上重利轻义,不惜用卑鄙的手段骗取村民的利益,以满足自己的利欲熏心。在她的侵蚀下,村委会主任也逐渐变得腐化,用权力为金钱开道。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村民张汉杰,用诚信和正义感坚守着朴实的农村传统美德,也用默默无闻的坚毅品质在温暖和拯救那些堕落的人性。1990年创作发表的剧本《闹龙舟》则体现了农村人际关系中的不正之风。还有唐建华创作的《我是你爸爸》、《留守妻子》、《全家福》等作品,将戏剧矛盾聚焦于农村前往城市打工人群的农村家庭问题,将“留守亲属”的困惑和痛苦从多种戏剧维度阐释。
20 世纪短短百年的时间,中国社会经历了战火洗礼、政体更迭、文化变迁、经济转型。这些变化在大中型城市缓慢推进,但在农村群众的意识形态中则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当市场经济大潮彻底打破了农耕文化的平衡时,大量文化信息元素在短时间内迅速冲入农村文化群落中。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人自身的完善和进步,但也不可避免的引发人心人性的阴暗面。这一类型的戏剧剧本编撰主要涉及到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两个维度:
医学院校在专业知识培养方面,大多数采用传统授课方式、PBL模式教学,在专业知识讲授、实践操作方面继续发挥传统授课的优势;在德育教育方面部分采用网络教学,充分吸收外部优质教育资源,实行传统和网络并存的教学模式。传统与网络教育教学相结合,二者各有所长、相辅相成共同为培养发展全面的医学生贡献各自的力量。
随着钢铁需求量的不断上升,高炉粉尘也不断增多,在高炉粉尘中不乏锌、铅等有价金属。其中,锌具有较大回收价值,锌回收不仅可以减少有害物质排放,还可以增加钢铁企业生产附加值,提升企业效益[1]。
农村广袤的土地上不仅收获了无计其数的果实,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孕育的精神摇篮。在漫长的农耕文化历史长河里,农村的民俗文化姿态万千,蕴含丰富的人文情感和生活智慧,并缔造出无数的文明奇迹。在现代戏剧领域中,创作者竭尽全力的在编写故事,构思矛盾对立面,不遗余力地虚拟出各种各样的人物和事件。但在此过程中却疏漏了一个重要的文化根源,这就是农村文化风情自身所具备的可塑性。之所以有不计其数的剧作家将戏剧创作环境设置于农村,是因为在这片具有独立个性的文化土壤中,存在着与城市文化截然不同的气质面貌。当地理色彩、民俗点滴、人文景观三者合为一处时,传统文化的灵动气息焕然新生。剧本中那些充满机趣的俚语、歌谣、小调,和时常破费大量笔墨来渲染的婚丧嫁娶礼仪、社火、庙会、堂会,正是农村民俗风情中最为耀眼的闪光点。从另一角度而言,现代化进程的腾飞不能以消耗农村的传统文化遗藏为代价,更不能因逐利而忘本。戏剧作品对农村民俗文化的详实书写,是一种具有重要价值和应用功能的文化保护传承方式,可以在意识形态上起到教化和督促的作用。
在作品《故乡人》中,对布依族山寨的文化风貌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并将各种元素通过视觉和听觉层面娓娓表达。夏志新编撰的《哈尼姑娘》取材于云南哀牢山金竹寨哈尼族部落中发生的故事,作者以特有的艺术手法塑造出观众罕见的少数民族文化景观。整齐划一的动作和健康乐观的态度,使人们领略到红河岸边特有的少数民族风情。
除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惊艳,质朴的汉族民风同样在戏剧作品中时常出现。王正编撰的《秧歌浪漫曲》就以特有的汉族民间舞蹈秧歌为戏剧导火索,讲述了花轿村村民无法割舍的秧歌情结。村民将生活的苦辣酸甜全部融入到秧歌事业当中,秧歌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也将男女之间的爱恨情仇连结在一起。此类作品还有根据肖江虹小说改编的同名作品《百鸟朝凤》和孙建业编撰的《勾魂唢呐》。这些作品或是带有明确的地标性,或是具有浓烈的民族风情,在戏剧主线脉络中埋藏了丰沛的文化隐线,用全新的文化解读手法,站在新时代的高度重新审视农村民俗文化的真、善、美。
新文化语境中诞生的农村戏剧作品,用身体力行的实践和具有个人独立创作习惯的语言方式向“创作源于生活”的名言致敬。农村在经济领域的弱势地位并不代表在文化层面的低人一等,特有的艺术素材五光十色,取之不尽,并以强大的魅力熏陶感染着城市人的内心情感。优秀的戏剧作品必须脚踏实地的观察农村,了解农民,以尊重和关爱的语态贴近这方土地。这是时代赋予的全新主题,也是中国戏剧创作者的神圣使命。
[1]许昳婷.戏里戏外:中国现代话剧观念的艰难抉择[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16:50-52.
[2]程凯华,李婷中国现代农村题材小说史:1917—1949[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2015:24-27.
[3]杨涵.从理解作品到表达作品———试谈戏剧台词艺术的创作过程[J].四川戏剧,2017(2):120-121.
[4].葛一虹.中国话剧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152—153.
文章来源:《艺术研究》 网址: http://www.ysyjzz.cn/qikandaodu/2020/0521/335.html
上一篇:苏扇中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下一篇:佛教植物纹样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