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研究的不同路径:空间差异与艺术本体差异
“空间”是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也是所有学科的共生概念。不同学科的空间概念主要源于对空间的不同作用的看法,即便面对同一个空间结构,不同视角都会赋予空间不同的含义。而我们的研究目标之一就是研究人们“看”世界的方式,进而以不同的方式评价物和空间。罗伯特·戴维·萨克在《社会思想中的空间观:一种地理学的视角》中提到:“对于所有的思想模式来说,空间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思维模式。从物理学到美学、从神话巫术到普通的日常生活,空间连同时间一起共同地把一个基本的构序系统楔入到人类思想的方方面面。”
地理学和艺术学从概念上以不同的方式分离和评价空间。
艺术学关注的空间包括现实的(或者外部的)物理空间和虚拟的(或者内部的)想象空间。在艺术研究路径中,“空间从概念上以另一种方式从物质中分离出来。视觉艺术使用诸如颜料之类的物质,通过把颜料画在画布上而赋予它们诸如形状图案之类的空间特征,由此来创造以岩石、树、天空、水等形式表现出来的物质幻象(主观物质)和以街景或场所或景观等形式表现出来的空间幻象(主观空间)。空间和物质相分离的幻象,源自空间和物质在艺术上的融合。……在艺术中,空间的重要性则在于它与感觉的联系,即幻象的输入”(罗伯特·戴维·萨克语),也就是说艺术的空间来源于特定的空间(或者是地理景观、场所、地方、场域等),但又不是具体的空间,而是泛指的空间,是具体空间所体现的文化氛围和视觉本质。艺术的空间不同于地理空间但包括地理空间,它的研究和解读更侧重于强调虚拟的内部空间--主观象征性,比如感觉和感情,着力阐释内部空间和艺术本体的关系,对空间的研究自始至终服务于对主观的表达。
在地理学讨论中,探求艺术与空间关系的传统说法是,艺术家和作品会在哪儿?是怎样和为什么会在那个地方出现?因此,确定艺术作品和艺术创作者处于何地是地理学研究的前提。而在较近时期的地理学研究中,艺术作品中的图像空间开始成为描述地理环境复杂性、解释地理现象丰富性的新尺度。概而言之:一是图像已成为空间的关键因素,通过图像人们可以增强对地方空间的记忆。关于这一点出现了围绕地方志舆图、游记类绘画和具有文化意象的地方特定空间的研究,如各地围绕“八景”及其相关文学和图像的讨论,研究的成果吸引了当地民众和政府的目光,使得这样的地方空间成为区域的新兴文化遗产场所。二是图像往往会创造出与其相似的空间。例如,布鲁诺·拉图尔关于宗教绘画的研究表明,作品包含的各种媒介“其中每一种都可能是空间意义上的载体--清漆、经销商、赞助人、助理、地图、测量仪器、图表、海图、天使、圣徒、礼拜者--其中每一种都有自己相互交织的地理学”,这一类型的研究被称为图像地理学,具有图像证史的研究性质,地理学家段义孚对此有着更为深刻的解读:“文学艺术以三种主要途径为地理学服务。文学艺术就像对人类体验与关系实验的可能模式一样,它提供这样的线索:一个地理学家在进行研究时可能寻求什么(例如社会空间)。文学艺术作为一种人工产物,它揭示了一种文化对环境的理解与价值……最后,文学艺术作为一种求得主观与客观平衡的雄心勃勃的尝试,它是地理综合的一种模式。”
由此形成了艺术学和地理学对空间的不同研究路径:艺术学考察空间对艺术本体的影响,简单地表示为:空间(内部空间)差异→艺术本体差异。地理学则考察空间差异性中艺术本体的表达差异,简单地表示为:艺术本体差异→空间(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差异。
不能忽视的是,在艺术地理的研究中,不仅要关注作为物和思维框架的空间,还要关注空间的过程,也就是空间的时间性。
“景观”:艺术学和地理学的共生术语
毫无疑问,景观是艺术学和地理学的共生术语。文化地理学最重要的研究术语--“景观”就源于绘画艺术。索尔在景观研究中,对景观作了如下阐释:“景观 一个具有多种意义的术语,是指一个地区的外貌、产生外貌的物质组合以及这个地区本身。米克塞尔认为,在英国的中世纪时期,该词被用作一个地主控制或一群特殊人居住的土地。然而,17世纪早期以前,在荷兰景观绘画者的影响下,‘景观’一词逐渐指一个地区的外貌,尤其是表示风景。”对当代文化地理学者而言,对景观的研究是把景观作为一种“观看的方式”进行研究。科斯格罗夫在绘画和电影中对景观进行分析时就认为,景观的视觉描述是与权力集团的利益捆绑在一起的。地理学家研究景观的图像资料,包括研究景观本身的象征意义,在人文环境中分析景观的象征性标志,如纪念碑和地名。学者巫鸿在《废墟的内化:传统中国文化中对“往昔”的视觉感受和审美》一文中,通过广泛的视觉与文献资料分析了废墟、碑石和古迹等景观的象征意义。从某种意义而言,这种关于景观象征意义的研究是文化地理的研究,也是艺术和地理的交叉研究。
文章来源:《艺术研究》 网址: http://www.ysyjzz.cn/zonghexinwen/2020/1004/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