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1月13日 星期一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这里5000年前大汶口墓葬群是如何发现的

来源:艺术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21 03:4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九九二年仲夏,鲁南地区枣庄市中区至木石的枣木高速公路筹划开建,途径西集镇境内的施工范围也将进入定位、划线阶段。 按照那时候的惯例,时任西集镇文化站站长的甘致有,必

一九九二年仲夏,鲁南地区枣庄市中区至木石的枣木高速公路筹划开建,途径西集镇境内的施工范围也将进入定位、划线阶段。
按照那时候的惯例,时任西集镇文化站站长的甘致有,必须先行摸排一下西集境内公路施工占压范围内的历史遗迹、文物等情况。
于是那段时间,甘致有便从西集境内的最西端,沿线徒步向东仔细查看。
査到伏里村北时,甘致有突然在近半米高的沟壁上发现了铁含量很高的红烧土粒,甘致有立即找来镢头和铁锨,把上颓下积的沟壁小心翼翼的用铲子铲出一段平整的土面。
这里的红烧土粒星星点点,大大小小,零散的夹裏着红、灰陶片,古人类活动过的文化堆积层真真切切地呈现在了面前!
甘致有顿时激动了起来,甚至都能听见自己砰砰的心跳声!
他努力平静了一下心绪,又换了几个地方,这片区域无一例外都发现了同样的红烧土、夹砂红陶、红陶及灰陶陶片。
继续翻找,还发现了厚约1厘米的陶樽片!甘致有立刻兴奋起来!
因为,有考古知识的人都知道,出土的陶器片就象乐谱上的音符一样,他们都带着特有历史时期的印痕,看看陶片就知道它是什么时期的。
这里的文化堆积层明朗地显现着大汶口文化特征,而各个时期的文化符号往往都刻在这种大型陶器上,手中的这些陶片又都反映着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文化特征。
甘致有不敢耽误分秒,立即向镇党委、政府汇报了这一情况,他说,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到龙山文化是华夏土陶的最鼎盛时期,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从那个时期开始的。政府很重视这一情况,很快上报了市区宣传文化部门和市公路建筑部门。
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初,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鲁中南考古队,浩浩荡荡开进了西集。
至此,建新遗址正式被发掘,该遗址发掘出的大汶口文化中期、晚期墓葬、房基、灰坑、窖藏、水井,陶窑中的陶器、石器、骨器、玉器等,内容全,数量多。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明显的遗址特色,引起了考古专家的极大重视。
发掘消息在当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午间新闻》、《晚间新闻》和《中国文化报》等新闻媒介报道,引起轰动。
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王海霞老师致电甘致有,“伏里土陶艺术品有汉代风韵,明清吸收其他姊妹艺术长处的迹象都找到了依据,而有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形制一说,在该村又找到了依据,实在是棒极了!说明你的前期研究工作很有成效啊!”
“建新”这个村名是文革时期的产物。1966年秋,上级决定在伏里村的龟山和蛇山之间修建一座大水库,同时将伏里村原有的四个自然村合成一个行政村,命名为建新村。2000年6月,决定恢复原名“伏里村”,但考古学家仍把发掘的这一遗址命名为建新遗址沿用至今。

文章来源:《艺术研究》 网址: http://www.ysyjzz.cn/zonghexinwen/2020/1021/865.html

上一篇:2021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考
下一篇:专业,《甘肃舞台艺术创作精品谈》专题讲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