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艺术,就是创造和发现,艺术家的一生就是探索

来源:艺术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01 10: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樊昌哲,号白鹿山人,1947年生,陕西蓝田人。 樊昌哲从艺50多年来,始终坚持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以人民为创作中心,创作了一批具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作品,


樊昌哲,号白鹿山人,1947年生,陕西蓝田人。

樊昌哲从艺50多年来,始终坚持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以人民为创作中心,创作了一批具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作品,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他的画作根植传统,兼具创新,以笔言志,以画寄情,自成一格。

樊昌哲常说:“艺术,就是创造和发现,艺术家的一生就是探索寻求的一生。”他的作品多以恬淡从容、平和质朴的艺术语言直面生活,表达了他崇尚自然、“与物为春”、“生而不有”的人文情怀,散发出一种低调不争、平凡而隽永的光芒。诗是有声之画,画乃无声之诗。他的画作如诗如歌般地讴歌着这个伟大的时代,他的歌声融进了新时代的主旋律,为源流浩莽的写意花鸟画注入了一份新鲜血液,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新思路、新语言和新格局。

由中国美协艺委会、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陕西省文联、陕西省美协等主办,陕西美术馆、陕西国画院、陕西省花鸟画研究会等承办的“凡花——樊昌哲画展”于2020年11月12日至17日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成功举办,2021年3月6日至12日将在陕西美术馆再次汇报展出。本次汇报展览的100余幅画作,是樊昌哲先生从艺50多年来精选作品的一次大汇展,也是一次重要的花鸟画学术交流。

在北京展览期间,来自京、陕等地的一批知名专家学者和艺术家对樊昌哲的花鸟画作品和学术造诣给予高度的评价。以下内容是根据北京画展开幕式和研讨会发言的录音整理,并经本人或学术研讨会主持人审阅。

樊昌哲先生是美协的老艺术家,从艺几十年来,他对艺术创作非常执着,他的花鸟画探索变化很大,除自身受到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族优秀民间文化的熏陶之外,其最大的优势在于长期扎根生活、服务人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他的花鸟画很多素材都是来自生活,他的作品充满了对自然生活的爱,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情怀,没有粉饰味,有一股扑面而来的质朴之风,是一种纯粹的、努力进取的艺术探索,是一种真切的艺术感受。

樊先生今天能够来到北京办展览,向首都人民和艺术界汇报,这本身对艺术家、对陕西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推介的过程,非常好,意义深远,我感到很欣慰,这对陕西其他的艺术家是一个非常好的范例,对鼓励更多的艺术家走出陕西、走出西部进行艺术交流具有重大的引领意义。

樊昌哲先生是陕西画坛非常活跃的艺术家,这次“凡花”画展在北京成功举办,是陕西形象,特别是陕西美术形象的一个展示,是陕西美术界的一件大喜事!

樊昌哲先生长期扎根西部,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经过几十年辛勤的艺术实践,他的绘画笔墨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他对西北这片土地抱有热情,他的作品始终有一股泥土的芳香,弥漫着一种朴实亲切的气息。花鸟画艺术本体是一种高度概括、高度凝练的艺术语言,它有传统深厚的范式。从他的作品中能够看到对传统的坚持,那种把握,那种功力。他很富有探索精神,画展作品反映出在当代艺术融合条件下一些可喜的探索,比如画面在传统的笔墨形式以外,还有一种装饰意味、形式感和设计感,增强了画面的丰富性和视觉的冲击力,令人耳目一新。从他不同时期作品中,也看到一些新的突破和变化,体现出他对艺术创作的一种活力,不断的探索创新,精益求精,艺术精进,这种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的精神,非常值得大家学习。

樊昌哲先生的大写意花鸟画扎根于中国的传统,但始终是立足于写生进行创作,这是他的作品让人感觉到很鲜活的地方。樊老师的大写意花鸟画笔墨醇厚清新,风格雄浑大气,是当代大写意花鸟画家中的佼佼者、代表者。

在艺术语言上,樊昌哲先生吸收了齐白石、潘天寿等前辈艺术家的优点,用笔豪放酣畅,墨色浑厚滋润,色彩沉着雅致,墨色交融,清朗深秀,透露出鲜明的时代感和艺术个性,这点非常不容易,因为中国花鸟画在千年之中积淀了深厚的土壤,能够在这个土壤中生发出来并有自己的个性非常不容易。还有一点必须注意到,樊先生还吸收了民间美术那种质朴的语言特点,将之融入创作当中,这也是其作品总是鲜活生动的一个原因。

樊先生的大写意花鸟画在章法上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他的作品多以满构图的方式来构建画面,同时灵活运用传统图式和留白,将现实中的花鸟转化为宣纸上的墨色与形态,体现了他所追求的“以实求虚,以虚求实”的章法原则。可以说,尽管樊先生是一位40后的艺术家,但他的艺术观念和手法一点不老套,相反还有很多新的探索,值得美术理论家们的关注。

文章来源:《艺术研究》 网址: http://www.ysyjzz.cn/zonghexinwen/2021/0301/1068.html

上一篇:新基民的“行为艺术”面临考验
下一篇:走近文人画,走进中国艺术的精神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