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为何说“元曲”是最接地气的艺术?品味元曲也

来源:艺术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19 06: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元曲为何会兴起?已有很多文章探讨过此问题。 汉人地位低,读书人地位更低,都不如娼,要吃饭养家没钱不行,就只能写文变现了,说些高雅的老百姓不爱听,那就弄些接地气的,如

元曲为何会兴起?已有很多文章探讨过此问题。

汉人地位低,读书人地位更低,都不如娼,要吃饭养家没钱不行,就只能写文变现了,说些高雅的老百姓不爱听,那就弄些接地气的,如:《裴少俊墙头马上》、《窦娥冤》这些,老百姓在看“热闹”中,其实,也是在品味着自己的人生。

元曲是一门音乐艺术,靠旋律来铺陈剧情。那它是不是就和唐诗、宋词毫无关联了?当然不会,先说一事,白居易在杭州为官时,曾为一名伎商玲珑和好友元稹斗诗,据说,商玲珑定了限制,按一定的词牌填词。结果,在那个夜晚白居易诗兴大发。

他看着西湖平静的湖面,略一思索,便提笔写下了: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商玲珑擅长箜篌,她读完了这首词满心欢喜,于是,立刻谱曲,用箜篌弹唱。白居易将商玲珑定下的诗词韵律命名为“玲珑四犯”。一时之间,成了江南文人的最爱词牌。

词,相对于诗要晚一些,它始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梁、形成于唐代,繁盛于宋代。南梁可是一个可以和唐、宋在文学上一较高下的时代,那时汉人南下,和“蛮族”融合,这些都会影响文学创作,后来的元代亦是这种情况。

元曲用的是北方草原民族的曲调,不同于宋词的中原曲调。但是,它的体制,和词很像,定律格式比宋词还要严格一些,不过,在字数上相对自由,可以在定格外加衬字,而且,所用的语言大都为口语。

简单来说,是时代造就了元曲。那时的元代社会流行什么旋律,是和社会整体“喜好”有关的,而这种喜好并不是自发的,会乐府的人大都是名伎,她们要迎合的自然不是比她们还要没地位的儒生,而是当时的蒙古人。

所以有人说,元曲实现了唐诗、宋词从案头到街头的转变,更加世俗化。事实上,应该说是更加“市井化”才对。它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其内容说的则是几乎每个人都会遭遇的喜怒哀乐,说的则是那个让人无比厌恶的社会现状。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元曲发展的几个时期。

伴曲而唱很早就有,《旧唐书》记载,唐玄宗年间,一些优伶乐师们会“杂用胡夷里巷之曲”。在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前,北方的这些“胡乐”“蕃曲”已经在民间流传了,那时给这些“乐曲”的界定是:街市的小令,或者又称为“村坊小调”。

看这个称呼就知道,当时的中原人都认为:这不过就是个“乡野”调调,只是元代以后,这个流行于街市和村坊的曲调,成了大江南北的“流行乐”。

其实,元代的文学主体就是杂剧和散曲。

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但也有相同之处。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因此,散曲,剧曲又称之为乐府。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相对于元杂剧,元散曲的存在感似乎很弱。不过,有首小令,只要喜爱文学的都知道: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秋思》

只是,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原来小令也是元散曲的体制之一。除此之外,元散曲还有套数、带过曲等体制。

首先、元散曲的发展阶段。

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在大都(今北京)一带,后期在杭州一带。作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元散曲也是经历了从粗糙到精致的过程。那时艺人创作较多,但是,题材偏窄。倒是有些同时也搞杂剧创作的作家,他们的成就推动了散曲的发展,如:关汉卿和马致远等人。

后期则出现了很多专职的散曲创作者,这时的散曲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了。从数量上看,这个时期的散曲创作是个高峰,但是,从创新上来说,却是屈于精致,反倒没了那种“野蛮生长力”。并且,这一时期还出现不少研究散曲的学者。

其次、元杂剧的发展阶段。

杂剧最早出现于金元之际,当然,杂剧体制的成熟并风靡一时,是在元朝建立之后。当时只流行于北方,这种北方腔调的杂剧,很快被全国老百姓接受了。从元人编撰的《青楼集》就可看出元杂剧是如何从北方到南方的。

文章来源:《艺术研究》 网址: http://www.ysyjzz.cn/zonghexinwen/2021/0319/1184.html

上一篇:泉州市新华中心小学:让每个孩子都能叩响艺术
下一篇:南龛石窟:米仓道上的艺术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