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苏雁 光明日报通讯员 徐凌 陈妍
3月,南通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近200名师生将艺术课堂搬到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的莒莙山,他们探寻红军的足迹,聆听老红军们讲述当年在莒莙山不懈斗争的英勇事迹,用细腻的笔触将对先烈的崇高敬意融入画作之中。
“站在这里,深刻地感受到脚下的土地被无数先烈的鲜血浸染过,我们感到震撼和幸福。我们会用手中的画笔将历史凝结、致敬先烈,不断地学史明志、知史爱国,将红色文化接续传承。”学生们表示。
长期以来,在“大艺术”办学理念的熏陶下,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通过“全过程、沉浸式、体验式”课程教学,将红色文化等课程思政元素渗透到学术育人、情怀育人、活动育人全过程,实现了课程思政对美育工作的全覆盖,加强了课程思政与美育育人的全融合。
红色文化浸润课程研究
“理解中国革命文化必须站在‘了解之同情'的立场上,即了解时代境域,理解那个时代的人们生存的艰难与中国革命的必须与急迫,充分感知革命先烈为中国富强而艰苦奋战、为社会安宁而甘于献身的大爱精神。”在艺术学院开设的“中国革命美术赏析”课程中,闵靖阳教授生动地讲述了中国革命美术史。
近年来,着眼于专业建设目标和学院发展特点,南通大学艺术学院结合学校出台的《南通大学美育工作实施细则》,通过团队化、项目化方式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改革,形成了各专业在育人中的思政特色。学院成立了“中国红色美术研究中心”,由引进人才闵靖阳教授领衔负责,致力于整合红色美术教育资源,开发红色美术文化教材,建设红色美术文化课程,将革命文化与艺术教育有机结合。
当前,“中国革命美术赏析”课程已获批2020年度“南通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中国红色美术在线课程。同时,该中心已完成中国红色美术书稿“延安鲁艺美术史”,入选2019年度“人美学术出版基金”项目,成为人民美术出版社最终确定拟资助的5本书稿之一。
学院发挥艺术教学的特长,不仅在于传播艺术知识,涵养学生的艺术情操,更重要的是在课程中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拓展艺术课程的“美育功能”。
爱国情怀融入艺术教学
新学期伊始,一堂以“红色文化中的非遗撕纸”为主题的《文创产品设计》教学示范课在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开讲。国家级非遗项目——撕纸技艺传承人翟天麟应邀走进艺术设计系主任黄天灵的课堂,手把手地带领同学们进行撕纸创作。
课堂上,翟天麟将她的撕纸作品一一展示:有不同时期的伟人头像,有反映历史重大事件的撕纸创作,还有反映红色革命的标志性建筑。“这就是非遗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创新应用和价值体现。”黄天灵说。课堂上,他还系统介绍了南通蓝印花布制作技艺、板鹞风筝制作技艺、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等我国传统非遗项目,将非遗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娓娓道来。
同学们的设计热情被点燃,不一会儿,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火炬”图案应运而生,寓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参与创作的视觉传达171班同学感慨地说:“原来传统的撕纸也可以做出时代感,中国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同样点燃学生爱国热情的,还有音乐课堂。“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去年国庆前夕,艺术学院教学楼内不时飘荡着这首优美动听的旋律。音乐系严峻老师讲授的声乐演唱课程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以“红歌的传承与发展”为主线,严峻从经典红歌《我和我的祖国》切入,循序渐进地将红歌的内在精髓、传唱方式、演唱技巧等一一展现,细致地指导同学们对旋律的把握、对情感的拿捏、对意境的感悟。
长期以来,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始终将这种思政育人理念贯穿于艺术教学始终,使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以润物无声的教学方式,形成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呼应、技能与情感之间的渗透,增强了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感悟传统文化、提升家国情怀的主观意识和行动自觉。
实践活动坚定理想信念
如果说课堂是落实课程思政的主阵地,那么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则是实现思政育人的“第二战场”。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教师詹皖长期致力于挖掘抢救整理南通民间音乐,为弘扬江海文化作出了贡献。在“南通民间音乐文化研究”课程教学中,他除了在课堂上传授基础的民间音乐理论等知识,还时常带领学生去田野采风,将中国传统艺术“海安花鼓”、中华诗词吟诵等民间艺术形式引进课堂,引导学生近距离感知民间音乐的产生与创作。他说:“作为一名老师,就是要引导学生将学习与实践中习得的创作灵感合理运用到音乐表演中,在地方艺术研究中练就扎实的音乐素养,在地方特色文化中涵养家国情怀。”
文章来源:《艺术研究》 网址: http://www.ysyjzz.cn/zonghexinwen/2021/0416/1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