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敦煌晚期石窟的发展,特别是加强对敦煌晚期石窟分期和年代学的研究。由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和敦煌研究院重点项目“敦煌晚期石窟分期与测年研究”主办的“敦煌晚期石窟分期与定年研究研讨会”将于2021年6月26-28日举行。在敦煌莫高窟举行。来自新疆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四川博物馆、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艺术学院、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河西大学、宁夏文史馆、三秦出版社、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吐鲁番研究所、主办敦煌研究院等20余家单位的50余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应邀参加了会议。参与论文40篇。会议围绕“敦煌晚期石窟分期与年代测定”为主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与交流。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参与者合影
敦煌研究院院长赵胜亮院长致开幕词< /p>
6月27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在敦煌研究院保护所二楼会议室举行。会议由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主任杨福学研究员主持。敦煌研究院院长赵胜亮研究员致开幕词,肯定了本次会议对敦煌石窟研究的重要意义。赵院长说,敦煌石窟的布景时间很长。范进士、关佑辉等前辈学者对隋朝、唐初、西夏时期的各个阶段进行了一些研究,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规范。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敦煌晚期的石窟群可以做更多的工作。敦煌晚期的石窟比较复杂。五朝以后,敦煌地区多民族,历史复杂。民族关系和宗教的发展也发生了许多变化。研究它们是非常有意义的。希望大家的共同研究和探讨,能够促进学界对后来石窟的了解,推动整个敦煌学的发展。
由于政权更替频繁、艺术风格并存、文献记载较少等因素,敦煌晚期石窟的分期问题颇为扑朔迷离。敦煌晚期的石窟,与西夏、维吾尔、元时期的石窟密不可分。此次研讨会上学者们最集中的讨论也难以规避此类问题。本次研讨会由敦煌研究院重点项目“敦煌晚期石窟的分期与年代测定”(项目编号:2020-SK-ZD-01)课题组组织,采用小规模研讨交流,聚焦敦煌晚期主题讨论了与敦煌晚期石窟有关的历史、宗教、文化、石窟、壁画、文献、石窟年代等。这方面提交会议的论文包括崔宏芬的“辽夏遗存”相关问题。研究,艾达尔·米尔卡马利,《国家图书馆《八阳经》维吾尔文字研究》,侯世信,《从原卓384M看西域维吾尔人的文化与融合》,胡小鹏张海娟,《蒙元文殊》信仰初探,刘仁明,《莫高窟245号药师形象研究》,陈爱峰、田丽萍,《变迁考证》 Bezeklik石窟17”,刘靖,杨福学,“榆林石窟3号洞是元代西夏“洞中遗物”,杜兴星,“敦煌晚期壁画中佛教僧衣印染形象研究” ”,杨福学、邢耀龙,《榆林石窟第四窟是元代石窟的新证据》,张晓刚、梁晓、曲波《五苏北》《十字坚与圣变之研究》庙石窟第三窟,张天放,《梦的关系》维吾尔文《说心行经》中的金轮王与唐传奇,赵燕林,《敦煌石窟书莲彩绘建筑》的纹样——兼论宋代与唐代的时代问题莫高窟西夏石窟,邢家礼,《敦煌晚期石窟与西夏艺术研究的互动》,岳健,《西夏石窟各阶段的图片及相关研究的可行性研究》问题,刘红梅的成就与研究中的问题敦煌西夏石窟、朱西凡的隐喻、象征-西夏水月观音图的哲学意蕴等。
会议期间,为增进学者们对敦煌晚期石窟及其历史文化背景的了解,特地组织学者进行了文化遗产调查,如莫高窟、榆林石窟、瓜州索阳城遗址等,可谓是一场别具一格的学术盛宴。 .
会议于2021年6月28日闭幕,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杨福学研究员致闭幕词。他认为,本次会议的召开,拓展了敦煌石窟研究的思路。通过对敦煌晚期石窟的研究,加强了敦煌与周边地区历史文化研究的联系。他在讲话中总结了本次会议的得失,并对该问题的下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来源:敦煌研究院
声明:转载本文为传达更多信息。如出处标注有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作者联系,我们会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章来源:《艺术研究》 网址: http://www.ysyjzz.cn/zonghexinwen/2021/0716/1697.html
上一篇:《霸王别姬》——研究文献
下一篇:《步步惊心》——研究文献